游客2023-08-19
#重看#以一个等待千日的爱情故事为外在形态,真正要赞美的是亚美尼亚民族独特的文化之美---无论是绘画、建筑、歌谣、舞蹈、诗篇、宗教诸多文化层次的高水准(虽并不承担丰富的叙事功能),还是深具仪式感的日常行为(赋予承载乡愁的属性),都在这块饱受创伤的土地上蓬勃生长。当诗人与诗琴合二为一,他就此被神指引,踏上九九八十一难之路,目睹人间婚丧嫁娶,见证战争践踏,亲历强权碾压,这些苦难无疑是导演想传达的心声。
游客2023-08-19
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,想对世界大声的呼喊,只有信念回应我的爱。发现高逼格配这歌词也凑合用,流浪过后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家,民族的色彩和音乐,镜头的走位和变焦挺有特点,壁画一字眉大烤馕玩具枪,画家导演帕拉杰诺夫遗作最后一镜致敬好友塔科夫斯基。影博苏俄影展。
游客2023-08-19
谢尔盖·帕拉杰诺夫,1924年生于前苏联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,父母都是亚美尼亚人。从小就显示出他对色彩的敏感和天神一般的绘画天赋。除了绘画,从小他就对电影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。1945年,他21岁,求学莫斯科是他一生的转折点。他进入俄罗斯电影学院(VGIK)导演系学习拍片。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电影学校,为欧洲大陆贡献了大批电影大师。之后成为老师杜甫仁科的助手,杜甫仁科是苏联诗电影的祖先,塔尔科夫斯基和帕拉杰诺夫都得益于他的教诲。
根据俄罗斯作家莱蒙托夫的故事改编。一个游吟诗人在路途上花了一千个白天和黑夜,随时随地尽其所能为人们带来快乐。他的流动的生活方式看似毫无目的,其实不然。他希望在一千个日日夜夜之后,能够挣到足够的钱举办婚礼......如果新娘还在等他的话。
Wandering minstrel Ashik Kerib falls in love...
游客2023-08-19
确实比[石榴的颜色]好懂(大概是有莱蒙托夫原著),某些镜头竟然有运动有景深,这部电影倒是可以用“camp”作为关键词来解释(其实就是浮夸嘛……),整体视觉风格与老帕七八十年代搞的拼贴艺术(collage)是一致的。台词全靠配,对话不张嘴,音乐确实很棒。
游客2023-08-19
又是一部石榴的颜色,石榴由红变白,似乎是上天对新人充满肉欲的恋情的洗刷,很有趣的是我妈居然都觉得这部片子好看,这种最直觉的画面表达力才是电影真正动人的地方,那头老虎实在是长得太搞笑了,我在电影院里笑个不停结果被一个很严肃的文艺青年骂了,哈哈。
Copyright © 2025毒剧情